繼10月29日臺灣歌手蔡依林南寧演唱會準備期間突發事故,舞臺燈架倒塌,造成現場1死10多人受傷,而該演唱會也無法如期舉行后,11月28日晚7時許,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晨興音樂廳升降舞臺發生意外沉降,致使正在臺上舉行聯歡活動的北航可靠性與系統工程學院師生跌落,25位受傷人員被迅速送往醫院接受檢查和治療。在短短一個月內就發生兩起舞臺坍塌事故,不得不讓人質疑這些工程的質量。
在接到舞臺搭建的項目后,不少公司會再將項目分包出去,有的甚至直接分包給沒有資質的建筑工頭來進行最終的實施。由于演出搭建工程相對于其他建筑工程來說,項目周期短,一般平均搭建周期為1周,而工人往往1周可以拿到上千元收入,因此這樣的項目也讓包工頭趨之若鶩。
對于這些情況,S.A.G舞臺藝術工作組CEO楊劍軍告訴記者,魚龍混雜的情況業內確實存在,專業的制作公司,所有員工都必須經過培訓。而非專業公司,即便內部有懂行的人,但是只是幾個專業骨干帶著一些請來的工人干活兒,工人不經過培訓,事故隱患就埋下了。
除了專業門檻問題,楊劍軍還透露,現在一些演出主辦方為了降低成本,留給舞臺搭建的預算少之又少,出現豆腐渣工程不足為奇。“比如某個演出商一共300萬資金預算,請藝人花150萬,剩下150萬要分擔在租場地、保安、票務、硬體搭建各方面,留給舞臺搭建的預算很少。”楊劍軍說。
預算太低,有施工資質、高水準的公司就請不來。即便接了,就可能面臨要偷工減料。表面上達成了舞美效果,但實質卻是豆腐渣工程。
除了預算不足、成本低,還有倉促促成的搭建工作,也會導致事故隱患。楊劍軍說,舞臺制作工程一般是由燈光、音響、視頻、樂器等多家公司合作完成的項目。但如果部署確定搭臺需要5天,但主辦方只租了3天場地,工人人手和工作時長就必須增加,加快節奏、人員增多、連夜加班,都會帶來安全隱患。
業內聲音 安全隱患隨處是 行業標準亟須出臺
記者在采訪中發現,就規范化的舞臺搭建流程來說,各個步驟和細節一個不能少。制作、搭建一個演唱會舞臺,首先要根據演出場地、演出內容、舞臺規格等來制定施工圖、效果圖,圖紙上通常要標出尺寸、高低、縱深,此外撐桿的承重、各種道具的用電量都應標明。設計圖要相對滿足各方要求,最后交給施工單位,開始施工搭建。
而在舞臺搭建過程中,不僅有工程總監全程跟進,當地的安全生產部門,如安監局、消防隊、電力局也應在場監督,因為舞臺事故從國外到國內都有,出了問題都要問責,所以過程中監管很重要。
在采訪中,不少業內人士疾呼,主管部門不能一味監管,應該加強體制建設,出臺嚴格的行業標準,同時提高監管人員的專業素質。 本報綜合消息
關注我們,了解行業最新動態,認識最真實的新勢力!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客服電話:
孫經理:18915261656
陳經理:18900637305
微信號同手機號
服務時間:
8:00-23:00
4 comments
admin Post author February 6, 2016 at 1:38 am Reply
just a nice post
demo Post author February 6, 2016 at 2:38 am Reply
Quisque semper nunc vitae erat pellentesque, ac placerat arcu consectetur
admin Post author February 6, 2016 at 1:38 am Reply
just a nice post
demo Post author February 6, 2016 at 2:38 am Reply
Quisque semper nunc vitae erat pellentesque, ac placerat arcu consectetur